我們的故事

悠久的社會服務傳統
耶穌會在澳門服務痳瘋病和受邊緣化人士的傳統,其起源於澳門第一任主教賈尼路。他於1569年創立了“La Santa Casa de Misericordia”(仁慈堂),目標是為當地社區做慈善的工作。仁慈堂在澳門建立了亞洲第一所西式醫院,這家位於望德堂區的醫院是用於治療痳瘋病受害者的。

新的利瑪竇社會服務
young_frRuiz
年青的陸毅神父在河北省獻縣進鐸並在安徽服務了幾年後,於1951年回到澳門接受醫療。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澳門人生活艱辛,充斥著從鄰近地區來的難民。陸毅神父一來到澳門,立即開始為這些最貧困的窮人服務。他打開澳門耶穌會的住所 (Casa Ricci)的門 ,開始了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1971年改屬天主教澳門教區,並加入國際明愛,易名為澳門明愛)。
frRuiz_caritas
從那時起,陸毅神父致力在澳門成立各種慈善機構,照顧老人、智障,以及培育社會工作者。1980年代中期陸神父把利瑪竇社會服務帶入中國內地,開展對國內痳瘋病患者的服務,範圍包括廣東台山大襟島、四川、雲南、陝西等地。陸神父晚年患有糖尿病,並需輪椅協助出行,但他把澳門明愛事業交予總幹事潘志明後,仍然在中國內地服務包括痳瘋康復者和艾滋康復者等邊緣群體。

啟動痳瘋服務
1986
年,陸神父在江門遇到了一名老神父。他告訴陸神父關於一個痳瘋病人的孤島(大襟島)。
Dajin
這個孤島的痳瘋病人被遺棄、生活悲慘。陸毅神父說:我們的工作是服務最需要的、最貧困的窮人,這就開始了受痳瘋影響者的康復工作。陸毅神父為大衾島的康復者帶來了糧食、蔬菜、基本服務如住房、電力、水和醫療等必需品。但陸毅神父發現這仍不夠,康復者仍然欠缺了一些東西 ...愛。
vlcsnap-2010-12-01-21h46m55s26
於是他邀請了一些天主教修女去住在島上照顧康復者,使那兒痳瘋康復者的社區完全有活力。那裡的康復者現在就像其他人一樣有尊嚴地融入社會生活。

當被要求往北方幫助其他痳瘋康復者社區,陸毅神父便去了雲南、四川等地,幫助其他位於山區深處的偏遠地區設立痳瘋病康復中心,痳瘋康復者現在有可靠的飲用水和新房子。修女的協助緩解他們大部分的疾病和痛苦。有賴來自世界各地恩人的支持,陸神父已幫助了140多個痳瘋康復者的社區。

扶貧教育
陸毅神父還認為痳瘋康復者子女的教育是最重要的。
students
他努力提供一個非歧視性的學習環境,確保為這些兒童一個光明的未來。由於痳瘋康復者的子女在原地受到歧視,為了帶他們到另一個別人不知道的地方,陸神父建立了兒童之家,使他們在那裹享有特殊平等的待遇和保護他們心理免受傷害。孩子們就像普通和正常的兒童一樣,能夠生活在一個正常的環境,有學習的機會。同時,他們從陸神父身上學到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 - 愛。在陸神父的眼睛裹,這些兒童之家資源有限却提供無限的愛,藉以為艱苦的痳瘋村打開希望和舒緩之門。

艾滋病毒/艾滋病受害者康復服務
目前痳瘋病康復者數字在全球已受控制及正在萎縮,陸神父和利瑪竇社會服務在繼續照顧痲瘋康復者的同時,把關注轉移到艾滋病的受害者。
vlcsnap-2010-12-01-22h22m12s172
這些受害者遭受與痳瘋康復者同樣的歧視和缺乏照料。他在湖南省的洪江建立了一個關愛中心,使這些艾滋病受害者在他們身體變得虛弱和無助時可以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有尊嚴地生活。兒童受害者在現存的教育體系裹給予平等待遇的權利,走出去與其他孩子們生活。

利瑪竇社會服務
今天,利瑪竇社會服務目前在中國13個省運作50個項目,受惠者包括有64個痳瘋康復中心及痳瘋康復者近4000人、艾滋康復之家5個共40名兒童、300名感染艾滋病毒的母親及成人、200名可能受艾滋感染的成年人和1500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